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如何利用 Line 好好的拜年

在 LINE 未普及的年代,一般人遇到拜年都會透過簡訊. 自從LINE 普及後,拜年就轉移到這個免費平台. 由於這類型的通訊軟體的特性是及時,免費及方便使用,即使在普通日子,這類型的APP 被使用的很頻繁. 每一個人的手機中,相信有為數不少的群組,群組中總會有一些分子每天問候早安,午安和晚安, 每天貼長輩圖,文, 每天分享文章, 每天,每天和每天. 弄得大家不勝其擾,於是開始有人把LINE 當e-mail 用,有空再看. 透過簡訊或LINE拜年的目的, 想要傳達的是謝謝普通跟熟識朋友今年的關照,以及提醒久未連絡的老朋友,我還健在. 如果 1分是看到訊息 2分 是用圖案回覆 3分是輸入文字溝通 要如何得到高分呢 ? 拜年的訊息開始是在除夕的前一天,今年是在1/26, 訊息傳送的高峰期是發生在在除夕及農曆年當天,在那兩天每個LINE群組的拜年訊息,破百是基本盤, 誰還記的那一位朋友發了何種訊息? 即使記得, 還在想的moment, 馬上就被數以百計的其他訊息所掩蓋. 並沒有達到傳遞情感的目的.得分是0分或是1分. 為了因應拜年訊息,我把朋友分成兩類分別是熟識跟一般朋友一類,久未聯繫的朋友一類.熟識的朋友跟一般的友人多在同一群組, 熟識的朋友平常時就在聯繫, 每個人過年都為了過多的訊息所苦,所以在群組用LINE拜完年後,我就不打算再打擾他們. 觀察今年拜年高峰 LINE 訊息是發生在除夕前一天到初三(1/26 - 1/30), 所以我也隨俗在這個時間點跟大家一起用LINE拜年. 今年放假到2/1(初五), 高峰期過完的初四根初五,由於那些喜歡每天發分享文的群友尚未回來,所以初四根初五相對是安靜,在這個時間點發訊息給友人, 由於發訊息的高峰期已經過且大家都還在放假,這時候發訊息,收到訊息的友人相對比較有時間讀且沉溺在你的訊息,好處是不太會收到過多外界信息的干擾. 在1/26-1/30發信息, 得分比較多的可能是1分或是2分,如果運氣好可以得到品質不好的3分. 但是在 1/31-2/1, 得到會是2分或是3分居多. 可能會有傳統的擁護者會說,如果1/31- 2/1發, 這就不是肯德基了(不是拜年), 例如我媽媽, 過年拜了兩隻雞(聽說元宵前還要再買), 我用同樣邏輯試著說服她. 我說 : { 過年神明也吃了太多雞,如

課程講授的安排跟設計

講師在接受主辦單位課程邀約後,接下來就開始進行課程講授的安排跟設計. 講課方式 課程在進行時候,講師多半會以講授法為主再搭配其他的方式進行.在互動方面,可分為講師跟學員,另外是學員跟學員. 時數短的課程互動,多半會採取講師對學員的直接講授方式,.長時數的課程就可能兩個方式穿插並用. 在兩個方式中,學員間的互相討論方式確有隱藏的風險, 小組討論中,如果有兩個以上主見都很強的學員,就很容易在討論中產生對立,課程分組一多,講師就很不太容易即時發現並予以處理. 常跟講述法搭配的方式有八種, 搭配的方式會依照課程的主題,目的,學員經歷,時數及現場環境不同,一個課程下來會搭配兩種或是兩種以上的方法來進行.

跨境電商談融合活動企劃過程側寫

中華網路行銷講師協會 每個月由各個理監事認領辦一場跨業交流會 , 九月份輪到我辦理 , 只有考慮兩點 「 要不要辦的和其他人一樣 ? 」 「能不能不一樣 ? 」 如果選擇一樣的路當然比較輕鬆 , 且這個活動性質偏向於業務交流會 , 並沒有要求承辦人員要達到多少報名人數 , 其實承辦人員也是義務職 , 且協會提供的資源並不多 .  如果只是做一樣的事情 , 我就是覺得無趣 . 工作中有很多限制跟要求 , 或許沒有辦法完全如實的做自己 , 但這樣的活動中還要走一樣的路做一樣的事 , 那就非我想要的 , 於是就開始了這次活動的企劃 .

禪定能產生智慧心和慈悲心

報名 天南寺 初級禪訓班二日營 後 , 想跟老婆說明一下二日營的內容 , 沒想到她劈頭第一句話不是問 「你為什麼參加 ? 」或是問「你覺得對你有幫助嗎 ? 」之類的 , 反而是 問 「你是跟誰去 ? 」。我跟她說明就只有我一個人去 , 但從反應可以看出來她完全不信 . 上星期收到 天南寺 e-mail 行程通知 , 我就提醒她這件事 , 星期五我要上山參加禪二 , 她還是問我 , 「你是跟誰去 ? 」 , 弄得我好像做賊似的 . 我想她會疑惑是因為我們很少在家中討論類似的議題 . 就在這樣的氛圍之下 , 開始了我的初級禪二 .

龜兔同籠談分組的學習成效

龜兔同籠談分組的學習成效 為了提升學習效率及檢核學員學習狀況 , 在某些時候會安排一些實作來輔助練習 . 在觀念啟發型的課程中 , 多半是講述一個觀念或方式然後讓學員做練習以增加學員的印象 . 在 內容學習型的課程中 , 以講師講授為主 , 練習方式不多 . 在專門技藝類型的課程 , 練習更佔了絕大多數 , 只要前面一個環節卡住 , 後面的課程就難以進行 . 在綜合型課程中 , 會包含 兩種方式或是兩種方式以上 , 依課程屬性或講師想要著重部分調整各部分的比例 .

看7-11咖啡集點卡設計 - 為什麼又換不到贈品(上)

  目前很多實體商店為了想讓客戶做二次甚至多次消費 , 就設計集點卡來增加回購率 . 7-11 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 我本人也常去購買咖啡 , 有時就參加集點換購的活動 , 但也常發生換不到贈品的情形 , 幾次之後我就對這樣的活動設計產生好奇 . 最近在集點換贈品時 , 知道自己在有效期最後一天知道集不滿 16 張集點貼紙 , 就拿了集了 12 張的貼紙去換贈品 , 結果被告知由於贈品是限量發行 , 該店已經全部換完 , 也不會再有該期的贈品 . 當然最後情形是甚麼都換不到 . 換取贈品規則中說明 , 由於是限量發行 , 在換完的情形之下 ,7-11 無須對手中集滿 12 或 16 張的客戶付任何的責任 . 換句話說就算有蒐集滿樟樹且在限期之內 , 只要 7-11 說沒有 , 這些貼紙都是作廢的 以往行銷活動開始時 , 在一些拍賣網站上就可以看到當期的贈品 , 多數的人都是臆測贈品是由副廠流出 . 但目前在集點換贈品的制度 , 贈品領取是採取限量 , 且採換完不補發的方式 , 在這種制度之下 , 是否可能產生部分工作人員 , 會將贈品內為己有 , 並進行銷售行為呢 ?   目前根據統計國人每年人均咖啡飲用量為 100 杯 , 平均每天的飲用量是 0.27 杯 / 天 .7-11 設計的活動一般是會設定為五週 35 天 , 在五週內平均咖啡用量為 9.45 杯約為 10 杯 . 活動設計是 一杯咖啡附贈一張點數貼紙 , 但只限中杯以上的咖啡 , 集滿四張或是八張貼紙可以用加購的方式購買贈品 , 但是多數的人還是傾向免費換取 , 因此比需累績到十二張貼紙或是十六張貼紙 銷售金額及杯數 如此一來最少要集滿 12 點才能換一組禮物 , 一杯中杯咖啡最低價格是 35 元 , 所以是 12 杯共 420 元換一個小禮物 , 但是蒐集滿十六張貼紙又可以換到進階的禮物版或是咖啡和霜淇淋其中之一 . 此次活動的贈品分為兩類 , 餐具疊疊櫃共 45 萬組 (icash 活動不納入計算 ), 不確認餐具根疊疊量進貨比例故採用 1:1 計算 . 分別都是 22.5 萬組 . A

如何做好課程設計和考量學員學習情緒

如何做好課程設計和考量學員學習情緒 課程設計多半是以課程內容銜接的方式來進行 , 但課程的效果最終會取決於學員的學習動機 . 即使營造再好的學習情緒 , 動機不強自然學習最後的效果也會不明顯 ; 反之如果動機強 , 就算學習情緒營造稍微弱 , 結果受影響也不大 單一講師講授個別單元 , 學員的學習情緒在單一課程的狀況不會很明顯 , 主要原因是課程是單一性質 , 學習情緒不會衍生到其他課程 . 但是長時間學習的系統性課程在安排時 , 就必須把學員的學習情緒考慮進去 . 單元的課像是跑百米 , 在時間內把所有潛能爆發就可以 . 系統的課就像是跑大隊接力或是全馬式馬拉松 . 跑大隊接力 , 安排的人就必須了解每一棒跑者的能力 , 個性再予以安排到適當的位置 . 每一位跑者只要完成當職 , 就算盡了責任 . 全馬跑者跑的是一段長長的距離 , 必須有充足的體力調整自己的呼吸 、 步伐及應付隨之而來的壓力 , 目的是跑到終點 . 系統性課程的時數跟週期相對比較長 , 安排時都會面臨一個問題 , 掌控學員學習情緒及面對學員缺課或轉班 . 不論離開的理由是來自學員的感情 、 工作 、 家庭 , 只要發生這樣的狀況不僅是影響授課老師的心情也會影響到其他的學員 , 所以講師必須想辦法切斷這樣被影響的情緒並且投以關心 . 在教授上 , 由於課程的目的不同 , 衍生出不同的教學手法 , 有些課程比較動態 , 但有些課程偏向靜態 . 設計時會把相近課程單元設計成一個模組且多半是採模組課程的方式來進行 . 線性成長 這類型的課程安排多見於激勵型的課程 , 特點是短天數密集的集中課程 . 激情式的學習情緒多半起始於情緒挫折低潮 , 再成線性成長 . 結束也在情緒的最高潮 . 常見的授課對象會是直銷跟保險的產業 . 但在學習型課程的安排上是不多見 . U 字型 這類型課程的時數及週期又分為兩類 . 一類是將課程集中在幾天之內 , 一次上完 . 採取這種方式多半會是企業內訓 , 天數最多不超過三至五天 . 需要學習性的課程 , 不太適合短時間密集式上課 , 除非學員已經有根基了 . 觀念啟發性的課程會是比較合適 . 另外一類是採取週期相對比較長 , 學員的學習情緒跟效果相對比較佳 . 但缺點是天數拉太長 , 學員容易缺席導